
川楝子不能和什么配伍
川楝子不能和什么配伍?相信大家對川楝子并不陌生,這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,川楝子的配伍有著一些禁忌。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一起詳細的了解下川楝子不能和什么配伍。
【不能與什么藥一起吃】中西藥配伍禁忌:川楝子具有神經(jīng)肌肉傳遞阻斷而致肌無力,不宜與新斯的明同用。
【來源】出自《本草正》, 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 send an Sieb、et Zucc、的成熟干燥果實。
【性味功用】苦,寒,有小毒。入肝、胃、小腸、膀胱經(jīng)。功能除濕熱、清肝火、行氣止痛、殺蟲療癬。適用于:①肝氣郁滯或肝胃不和所致的脅肋脘腹疼痛;②蟲積腹痛;③頭癬;④疝痛、睪丸腫痛。
【藥理作用】含有川楝素等成分。能提高胃液的pH,抑制胃液對蛋白質(zhì)的消化。對腸平滑肌有興奮作用;可以促使膽囊收縮、促進膽汁排泄;對神經(jīng)肌肉接頭間的傳遞功能有阻斷作用;對呼吸中樞有抑制作用;有抑菌作用。
【用藥禁忌】
1、苦寒有毒,泄熱平肝,善治濕熱郁阻之癥。脾胃虛寒者,皆不宜服用。慢性胃腸炎、食少納差、長期腹瀉、慢性肝炎、肝硬化者忌大量或單味藥久服。
2、大量久服,可以損傷肝,引起或加重肝功能損害,甚至發(fā)生中毒性肝炎。肝功能低下或肝病患者忌單味藥大量久服。嬰幼兒、老年人慎用。
3、對呼吸中樞有抑制作用,昏迷患者禁大量服用。
4、能提高胃液的pH,抑制胃液對蛋白質(zhì)的消化,消化不良患者不宜大量長期服用。
5、對開放性骨折不宜用作外敷,以防大量吸收中毒。
6、孕婦忌用。
【炮制用法用量】
1、用法內(nèi)服宜水煎服或入丸、散。外用研末調(diào)敷。一般生用,治疝氣可鹽炒用。
2、用量內(nèi)服3~10g,外用適量。本品有毒,內(nèi)服不宜大量長期服用,以免蓄積中毒。
3、中毒救治催吐、洗胃、導(dǎo)瀉。洗胃可用高錳酸鉀溶液,亦可服活性炭、藕粉或蛋清。中毒癥狀輕者可用綠豆120g,龍眼肉60g,甘草15g,煎水頻服。
川楝子的相關(guān)配伍
1、治熱厥心痛,或發(fā)或止,久不愈者:金鈴子、玄胡索各一兩。上為細末,每服二、三錢,酒調(diào)下,溫湯亦得。(《活法機要》金鈴子散)
2、治膀胱疝氣,閉塞下元,大小便不通,疼痛不可忍者:金鈴子肉四十九枚(銼碎如豆大,不令研細,用巴豆四十九枚,去皮不令碎,與金鈴子肉同炒至金鈴子深黃色,不用巴豆),茴香一兩(炒)。上件除巴豆不用外,將二味為細末,每服二錢,溫酒調(diào)下,食前。(《楊氏家藏方》金鈴子散)
3、治寒疝,以及偏墜,小腸疝痛:川楝子三錢,小茴香五分,木香一錢,淡吳茱萸一錢。長流水煎服。(《醫(yī)方簡義》導(dǎo)氣湯)
4、治臟 毒下血:苦楝子炒令黃。為末,蜜丸。米飲下十丸至二十丸。(《經(jīng)驗方》)
5、治腎消膏淋,病在下焦:苦楝子、茴香等分。為末,每溫酒服-錢。(《圣惠方》)
中藥川楝子的功效
中藥川楝子主要是用于清肝火、順氣的'。也有不少方子會入這味藥,但是川楝子是有毒的,雖然毒性不大,但是也不是很建議長期服用,在一定要服用這味藥的時候,一定要注意用量,不能太多以防止自己會中毒,只要能夠治療自己的病的量就可以了。中藥川楝子要注意食用的量,根據(jù)自己的病情來服藥,一定不能過量,以免導(dǎo)致中毒的情況出現(xiàn)。
食用方法:
1、川楝子:除去雜質(zhì)。用時搗碎。
2、炒川楝子:取凈川楝子,切厚片或碾碎,置鍋內(nèi),用文火加熱,炒至表面焦黃色時,取出,放涼。
川楝子是疏肝理氣止痛的。肝氣不疏時和疼痛時用。沒有必須用川楝子的說法,也沒有最好用川楝子的說法。因為有很多藥功效與川楝子相似,比如延胡索等,,可以相互替代,不必必須用,也不是說最好用。像一般急腹癥,用川楝子比較好,比如急性結(jié)腸炎、急性肝炎、闌尾炎、痛經(jīng)等等,用川楝子比較多。中藥川楝子可以有治療急性腸胃疾病的作用,對于出現(xiàn)的肝炎痛經(jīng)等疾病有調(diào)理的作用,還可以有疏肝理氣的功效呢。
文檔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