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看到大雁往北飛的征兆,大雁與中國文化有著不解之緣,每每到秋天,一排排大雁隊列整齊,從寒冷的北方飛往遙遠溫暖的中國南方,下面來分享看到大雁往北飛的征兆。
看到大雁北飛,是因為北方的氣溫漸漸變暖,氣溫升高的預(yù)兆。
◆上古時候?qū)τ谛『奈锖虻挠^察,特別關(guān)注那些能夠代表陽氣增長的物候。
◆小寒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十二月節(jié),十二月又稱為臘月。上古時代,每到十二月就會舉行重大的祭祀,這就是臘祭。
◆俗諺云“小寒大寒,凍作一團”,寒冷的天氣,才是小寒節(jié)氣最大的特點。也正因此,御寒變得重要。
明天是小寒,一年之中倒數(shù)第二個節(jié)氣。字面上看,小寒、大寒,與小暑、大暑相對,是因這時天氣寒冷而得名的。
然而正是這天寒地凍的時候,在古人眼中,陽氣已經(jīng)有所顯露。
《易乾鑿度》中說,“天氣三微而成著,三著而成體”,鄭玄對此舉例說:“冬至陽始生,積十五日至小寒為一著,至大寒為二著,至立春為三著,凡四十五日而成一節(jié)?!鄙瞎艜r候?qū)τ谛『奈锖虻挠^察,也特別關(guān)注那些能夠代表陽氣增長的物候。
雁北鄉(xiāng),鵲始巢,雉始雊,小寒的三個物候生機勃勃
根據(jù)《逸周書·時訓(xùn)解》與《禮記·月令》的記載,小寒有三個共同物候:
一候“雁北鄉(xiāng)”,意為小寒開始的第一日到第五日,大雁開始向北方飛去。一般認為“鄉(xiāng)”即是向,“北鄉(xiāng)”即“北向”之意。但古人也認為雁的家鄉(xiāng)在北方,事實上大雁的產(chǎn)卵地也在北方,這種看法或許不是巧合。小寒時節(jié)多與臘月重疊,臘月之后便是新年,游子有返鄉(xiāng)的愿望。而與此同時,在古人眼中,大雁在小寒時節(jié)的遷徙,其實也是在啟程返鄉(xiāng)。
由于雁足傳書的傳說,在音書不通的年代,北往的.大雁尤其寄托著羈旅者的情思。傳為才女蔡文姬淪落匈奴時期所作的《胡笳十八拍》中就說“雁南征兮欲寄邊聲,雁北歸兮為得漢音?!?/p>
向南稱為“征”,向北稱為“歸”,雁旅行向南方,捎去她思念故鄉(xiāng)的琴曲,一得到漢地的消息,便北歸回家,將消息帶回給她。因為小寒時節(jié)大雁北歸,所以北宋的學(xué)者劉攽在小寒這天寫詩給濟州的朋友,便說“小寒漸有北歸雁,話與飛翰同一過”(《寄王濟州》),仿佛這詩是雁捎去的一般。
1、雁象征吉祥,
古時有以大雁為禮物的慣例。周代開創(chuàng)的婚姻禮儀,被稱為禮儀的'根基。納彩,向女方家提親,得到應(yīng)允后,正式向女家納“采擇之禮”,古代規(guī)定要送大雁。
2、雁為候鳥,
秋天往南飛,春天北歸,來去有時,從不失時節(jié),所以用雁來象征男女雙方信守不渝的象征。
3、雁為隨陽之物,
大雁行止有序,雁群在遷徙飛行時成行成列,領(lǐng)頭的是強壯之雁,而幼及弱者追隨其后,從不逾越。將這個原則用于嫁娶,長幼循序而行,不越序成婚。
4、雁雌雄一配而終,
象征忠貞和白頭偕老。
關(guān)于大雁的吉祥寓意(大雁的吉祥征兆)就先為大家講解到這里了,關(guān)于這個問題想必你現(xiàn)在心中已有答案了吧,希望可以幫助到你。
大雁南飛象征著什么 情
代表相思之情
大雁是一種候鳥,每年定期遷徙。中國古人是極其注重家鄉(xiāng)觀念的,由于種種原因,漂泊在外的游子,看到天空的大雁,容易心生羈旅之傷,心中泛起思鄉(xiāng)之情。
早在《詩經(jīng)》中,就有關(guān)于大雁的描述,但尚未摻雜太多的人的情感。在唐代以后,大雁就大量出現(xiàn)在詩文中。
李煜《清平樂》云:“ 雁來音信無憑,路遙歸夢難成。”古人認為,鴻雁能傳書,因此,人們常會托大雁寄去書信,通過它捎去對遠方親朋的問候。但是,雁到之時卻杳無音訊,失落之情可想而知。
秦觀《減字木蘭花》說:“困倚危樓,過盡飛鴻字字愁?!敝魅斯珡南奶斓鹊角锾欤叭恕弊指唢w的大雁,字字都是愁。
李清照《一剪梅》中,表達了對丈夫的.思念:“云中誰寄錦書來?雁字回時,月滿西樓?!?/p>
大雁,又是忠貞不渝的愛情的象征。
通常兩只大雁結(jié)合在一起后,就終身不再分開。如果有一只雁死亡,另一只雁也不會再與其他大雁結(jié)成伴侶。
金代著名詞人元好問,16歲時赴京趕考,途中聽到一位獵人講了一個故事:一只大雁被獵人射殺,另一只大雁哀嚎良久之后,撞地殉情而死。聽到這個故事,詩人百感交集,于是買下了這兩只大雁,并將它們埋葬,命名為“雁丘”,還寫下了一首千古絕唱《雁丘詞》,首句說:“問世間,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許?!?/p>
清代多情才子納蘭容若,他留下了有大量與“雁”有關(guān)的詞,其中有思鄉(xiāng)情,也有愛情、友情。他借鴻雁這一意象,表達了相思之苦,羈旅之愁,并且這些關(guān)于大雁的詩詞,多是他在塞外時所作,風(fēng)格蒼涼雄渾,使得他的詞作有了一種別樣的風(fēng)格。
《采桑子》:“佳時倍惜風(fēng)光別,不為登高。只覺魂銷。南雁歸時更寂寥?!边@是一首典型的羈旅詩,詞人登高遠望,目睹深秋蕭瑟景象,看到大雁南飛,道出了天涯游子的思鄉(xiāng)之苦。
《蝶戀花》:“衰草連天無意緒,雁聲遠向蕭關(guān)去?!奔{蘭在塞外,路過昔日送別友人之地,看到連天的衰草,又聞大雁高鳴,不禁暗生惆悵之情。
《踏莎行》:“塞鴻一夜盡南飛,誰與問倚樓人瘦?!遍|閣女子倚樓思人,可是大雁已經(jīng)南飛,這讓女子更加憔悴,詞人很好地將塞雁遠飛與思婦相思之苦結(jié)合起來,情景交融。
抒發(fā)人生際遇
大雁為了躲避天敵,總是成群結(jié)隊飛行,在集體中求得庇護。一旦有某只大雁落單,就會處于十分危險與無助的境地。
那些受到排擠、冷落、遭到貶謫的文人志士,容易在孤獨的大雁中找到共鳴,表達自己的人生際遇,或是對生命及宇宙人生的思悟。
文檔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