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暑應(yīng)該吃的食物有哪些,小暑為我國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十一個節(jié)氣,夏季的第五個節(jié)氣。這個時期人們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,在飲食方面要食用一些清熱解暑的食物,同時也要注意營養(yǎng)的補充。下面來看看小暑應(yīng)該吃的食物有哪些。
西瓜:止渴
西瓜不但能清熱解毒、除煩止渴,而且能利尿,幫助消化,因此,人們一定要吃些西瓜,特別是從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內(nèi)高溫環(huán)境下工作的人。西瓜汁中還含有人體所需豐富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,如蔗糖、葡萄糖、果糖、瓜氨酸、丙酸、丙氨酸、谷氨酸、精氨酸、磷酸、蘋果酸、鹽類,以及胡蘿卜素、維生素C等。
草莓:解毒
夏季是盛產(chǎn)草莓的季節(jié)。食用草莓能促進人體細(xì)胞的形成,維持牙齒、骨、血管、肌肉的正常功能和促進傷口愈合,增強人體抵抗力,并且還有解毒作用。草莓含有多種有機酸、果酸和果膠類物質(zhì),能分解食物中的脂肪,促進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,排除多余的膽固醇和有害重金屬。
梨:清熱
梨性味甘,微寒。入肺、胃經(jīng)。功效生津潤燥,清熱化痰??捎糜跓岵〗騻诳?、熱痰咳嗽、便秘等癥。它本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、B、C、D和E。和蘋果一樣,它還含有能使人體細(xì)胞和組織保持健康狀態(tài)的氧化劑。它可以幫助人體凈化器官、儲存鈣質(zhì),同時還能軟化血管,能促使血液將更多的鈣質(zhì)送到骨骼。
黃瓜:利水
《本草求真》里提到黃瓜“氣味甘寒,服此能清熱利水”,因此,炎熱的夏天多吃些黃瓜是有好處的。黃瓜的含水量為96%~98%,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'。它含的纖維素非常嬌嫩,這對促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泄和降低膽固醇均有一定作用。
火龍果:降火
火龍果性偏涼,有清熱潤肺、護嗓止咳的功效。同時它是一種低脂肪、低熱量、高纖維的理想減肥美顏水果。
火龍果口感既像獼猴桃又像梨子。除了富含維生素C、纖維素和鈣等營養(yǎng)素之外,火龍果還具有減肥和降低血脂作用?;瘕埞羞€含有多種抗氧化劑,其中如無數(shù)黑芝麻的黑籽是健康歐米伽-3的極佳來源,有益心臟健康。
火龍果果肉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鎂和鈣?;瘕埞械亩喾N抗氧化劑還有助于保持皮膚年輕光滑?;瘕埞哂姓{(diào)節(jié)血糖的特殊功效。據(jù)報道,臺灣醫(yī)生鼓勵糖尿病患者常吃火龍果。
多喝粥
在小暑節(jié)氣,人的腸胃因受暑熱刺激,功能會相對減弱,容易發(fā)生頭重倦怠、食欲不振等不適,重者還會中暑。因此,小暑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(diào)理措施之一,如綠豆粥、金銀花粥、薄荷粥、蓮子粥、荷葉粥、蓮藕粥等。
多食蔬果
小暑天熱濕氣重,人們一般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,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,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。所以,應(yīng)盡量多吃豆類、瓜類、小白菜、香菜等。既可以涼拌生吃,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。
瓜果汁多味甜,不僅生津止渴,也能清熱解暑。西瓜味甜多汁性涼,是清暑解渴的瓜類之首。另外,香瓜、黃瓜洗凈之后生食,或榨汁之后飲用,都有很好的'清熱解暑作用。獼猴桃含有大量維生素C,有非常好的清熱解暑作用,是高溫和野外作業(yè)人員經(jīng)常選用的果品和飲料。
多飲熱茶
越是天熱,越是要飲熱茶。這樣能夠幫助人體把熱氣濕氣排出體外,從而達到祛暑解渴的效果。夏季飲綠茶是不錯的選擇,口感鮮醇,品性寒涼,適宜在炎熱天氣里飲用。
多用鱔魚來食補
民間有“小暑黃鱔賽人參”的說法,小暑前后一個月的鱔魚最為滋補,中醫(yī)認(rèn)為黃鱔性溫味甘,具有補中益氣、補肝脾、除風(fēng)濕、強筋骨等作用,小暑時節(jié)最宜吃黃鱔,可以預(yù)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,還可以保護心血管。
小暑吃什么:食新
六月食新,是客家人在早稻開鐮后,把所收的新米做成飯,在開餐時進行敬奉五谷大神和先輩的一種民俗活動。由于戰(zhàn)亂災(zāi)荒,客家人從中原不斷南遷,由于許多平原良地被早先來到的居民占領(lǐng),客家人只能靠山居住,在山區(qū)開荒造田,大都生活比較艱苦,一日三餐靠稻米煮成稀粥或茨粟雜糧作為主食,要想吃頓干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。
客家人在南方安居樂業(yè)后,對祖先辛勤墾殖,營造良田懷有崇敬之心,而自宋朝末年以后,在民間出現(xiàn)了在每年小暑過后早稻成熟開鐮食新的習(xí)俗,在自己吃第一口新米飯之前,把新米做成干飯,釀成新酒備上肉蛋和新上市的苦瓜、絲瓜、茄子等。
據(jù)客家《風(fēng)情》載,物品擺放在五谷大神位上敬奉時,在燒香點燭后要念:“請五谷大神食新,多謝五谷大神恩澤五谷豐登,保佑一家順勁,身體強健,緊做緊有來?!?/p>
待香火成灰后,便燒上衣紙。然后把干飯酒肉菜擺放在自己的飯桌上,念上“請先祖?zhèn)儑L嘗新”,并用雙手拜上三拜。
待中午時分,請來幫工收割過稻谷的.鄉(xiāng)人一同食新,并交流生產(chǎn)經(jīng)驗,共謀發(fā)展生產(chǎn)的計劃。因為食新的習(xí)俗,使在城的居民也會紛紛到鄉(xiāng)間買上新米與舊米合起來食新。以自己親手種出來的稻谷做出來的干飯,吃起來香噴噴又富有親切感。
一般所請之人是鄉(xiāng)間的“幫工兄弟”,久盼的一頓干飯,加上富有特色的酒菜,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。如今,雖然吃干飯是件常事,但食新之俗仍在客家農(nóng)村普遍盛行。
小暑吃什么:面條
伏日吃面的習(xí)俗至少在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?!段菏洗呵铩罚骸胺帐硿灒〗硎煤?,面色皎然”,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?!肚G楚歲時記》中說:“六月伏日食湯餅,名為辟惡?!?/p>
五月是惡月,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,故也應(yīng)“辟惡”。伏天還可吃過水面、炒面。所謂炒面是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,然后用水加糖拌著吃,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,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,然后再磨面食之。唐代醫(yī)學(xué)家蘇恭說,炒面可解煩熱,止泄,實大腸。
文檔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