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愛人之間如何有效溝通,其實無論是戀愛還是婚姻都離不開溝通,大多數(shù)人都不缺乏愛,但卻很少人懂得如何在相處中有效溝通,那么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愛人之間如何有效溝通。
1、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
直接表達自己的需求,我認為是夫妻溝通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。
要吵架的時候,與其講道理,不如恰當(dāng)表達需要。
比如:丈夫每天早出晚歸,妻子想讓丈夫早點回來陪伴。
第一種爭吵模式:“你天天都那么晚回家,干脆別回來了!”有的人甚至能在情緒的操控下說出:你死在外面得了!
第二種溝通模式:“你每天很晚回家,我一個人在家很孤獨,我需要安全感,你明天可以早點回家陪我嗎?”
上面第二種溝通模式的表達,才是高品質(zhì)溝通。妻子明確這次溝通的目的是,丈夫早點回家陪伴,她要表達的需求是,希望得到更多的安全感。這樣的高情商表達,往往能得到對方良好的回應(yīng)。
可是,生活中,第一種溝通方式是不是更常見?
因為很多人都是這么說話的.。
為什么?因為有時候,你認為你反復(fù)說了,可Ta就是不聽,絲毫不按你的要求去做。當(dāng)你再看到對方的類似行為時,壓抑許久的怒火突然就爆發(fā)了,所以你會用第一種表達方式。
怎么辦?看第二條。
2、把話說完整,不要省略
完整的信息表達包括四個方面:所見、所想、所感、所需。
親密關(guān)系中,完整的信息表達很重要。
除非你跟別人分享所有的經(jīng)歷,否則是你最親密的朋友、你的愛人、你的家人都不可能真正的理解你。這就意味著你既不能遺漏某些信息,也不能掩蓋自己的情緒,還不能壓抑自己的需要。
比如前面說的例子,你以為你自己說了很多次了,可Ta就是不聽。所以你攢了一肚子火。
可是,事實真的如此嗎?你真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了嗎?
很多人可能是這樣溝通的:臨近下班,給丈夫打電話:今天幾點回家?丈夫說,今天又需要加班,可能很晚。于是你說,哦,知道了,回家路上小心。你心里想的卻是:怎么又加班,就不能早點回家一天陪陪我嗎?
然而,你并沒有說出來。Ta也不知道你的想法,更想不到你憋著委屈。
當(dāng)有一天你突然爆發(fā)控訴,他會感覺莫名其妙,外加委屈和不被理解的感覺:我為了家天天早出晚歸這么辛苦,你卻突然之間莫名其妙發(fā)這么大火?
3、不要想當(dāng)然,說什么應(yīng)該如此這般
比如說,你想讓對方做什么事,對方做的慢了,你就覺得,對方應(yīng)該給個解釋。
一個人認為的應(yīng)該如此,僅僅只是基于自己的三觀作出的判斷,是按照自己的行為習(xí)慣推測出來的“別人也應(yīng)該如此”。
世上從來沒有什么理所應(yīng)當(dāng)之事。
正確的做法是,直接說出來你的感受、想法和訴求。
4、千萬不要把話說絕
有些尖酸刻薄的話,就像一把利劍,太過傷人。
一旦說出來,就覆水難收。
它造成的傷害,很難完全復(fù)原。就算康復(fù),也會留有疤痕。
古人云,說話留一線,日后好見面,親密關(guān)系中更是如此。
因此,不要再氣頭上爭吵了,這可能會徹底傷害你們的親密關(guān)系。
高情商的溝通有一條原則就是:允許對方暫時沉默。
5、盡量避免爭執(zhí)
你們不是薩特和波伏娃,居里和居里夫人,克林頓和希拉里,生活中90%的語言交流都是雞毛蒜皮兒的小事兒與情緒化的表露,無關(guān)靈魂深處的拷問和影響人類前途的探討。
對于這些隨便說說的話,完全不必上升到三觀與對錯。
他隨便說說,你隨便聽聽,是親密關(guān)系中最偉大的交流和最深刻的愛護。
不懂愛的人,總是太喜歡爭對錯、談觀點,而不是用心去感受親密關(guān)系中最可貴的東西——分享。
無論母子一場,還是夫妻一世,所謂親密,就是我不贊同你的觀點,但愿意感知你的喜怒哀樂。
愛Ta,就尊重Ta、接納Ta,而不是糾正Ta、改變Ta
1、常常回憶戀愛時兩人在一起談話的情形,在婚后仍然需要表現(xiàn)出同樣程度的愛意,尤其要將你的感受表達出來。
2、女人特別需要跟她認為深深關(guān)懷呵護她的人談話,以表達她對事物的關(guān)切與興趣。
3、每周有十五個小時與另一半單獨相處,試著將這段時間安排得有規(guī)律,成為一種生活習(xí)慣。不要讓別的事使你分心,將時間花在自然而必要的交談上,完全屬于彼此。
4、多數(shù)女人當(dāng)初是因為男人能挪出時間與她交換心里的想法與情感,才愛上你的。如果能保有這樣的態(tài)度與心意,繼續(xù)滿足她的需求,她的愛就不會退色。
5、如果你認為排不出時間單獨談話,多半是因為你們在安排事情的輕重緩急上有問題,同時在設(shè)定的談話時間里,最好不討論家庭的'經(jīng)濟問題。
6、不可以利用交談作為處罰對方的方式(冷嘲熱諷、稱名道姓、惡言相向等等),談話應(yīng)該具有建設(shè)性而不是破壞性。
7、不要用言語來強迫對方接受你的思考方式,當(dāng)對方與你想法不同的時候,要尊重對方的感受與意見。
8、不要將過去的傷痛提出來刺激對方,同時要避免僵持在目前的錯誤里。
9、配合對方有興趣的話題,也培養(yǎng)自己在這方面的興趣。
10、談話之間也是有平衡的,避免中斷對方的談話,試著把同樣的時間留給對方來發(fā)言。
尊重與理解著聆聽
在很多時候,我們會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奇妙的現(xiàn)象,那就是聆聽比交流更有價值和意義,也更能解決問題。
其中的根本原因,大概就是你能充分理解對方的所思所想,也能真正尊重對方的選擇和傾向,不管對方的喜好和厭惡是否正確,你都愿意支持和體恤,這份偏袒的態(tài)度會讓對方信任感十足,忍不住傾心交流和分享,盡量讓你感受到內(nèi)心里的秘密和事實,如此相處,很容易實現(xiàn)深度溝通的目標(biāo)。
關(guān)于深度溝通,不必強求,不必刻意,更不要有“我要”的態(tài)度和立場,不能強壓給對方一些觀點和想法,你所認為正確的判斷,別人未必覺得可行,你所以為溫暖和體貼的言行,對方也未必覺得善意和溫柔。
所以,感同身受的最好表現(xiàn)方式,大概就是多一些聆聽,少一些互動,若在不了解情況的`前提下,最好不要發(fā)表什么意見,盡量讓對方抓住存在感,有一種主人公的身份。
其實,男女之間建立深度溝通的初衷,不外乎就是心要讓對方聽見,情要讓對方懂得,不管是語言還是行動,能夠讓對方察覺到愛的存在就可以了,深度溝通也算是發(fā)揮了作用。
在乎細節(jié),關(guān)注情緒
有人說,攢夠失望就離開。
事實上,失望到底從何而來?離開又是哪里得來的勇氣和倔強?
歸根到底,大概就是細節(jié)之中的沉淀,以及情緒之間的擦肩,才導(dǎo)致了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冷漠和疏遠,就是這一次次的錯過和不在乎,令原本相愛的男女逐漸保持了距離和分寸,即使還有依賴,也不敢索取愛護和疼惜,似乎本能地自我保護了。
相比大事情,小事或者情緒才是建立深度溝通的前戲,有人覺得這是矯情,也有人會認為這是作,可是任何驚艷的發(fā)生,或者逆襲的出現(xiàn),無不源于重視小事,在乎細節(jié),關(guān)注一舉一動中的變化,人們只有充分認知到愛情的底蘊是什么,才會懂得愛與經(jīng)營愛。
其實這樣分析,可能很多人還是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含義,不如換個角度去解釋,比如,我們心動于一個人時,大概率不是因為對方跟我們求婚或者表白,而是某些個日常生活的瑣事中的溫暖和善意,令我們有了信任和感動,進而才確定對方值得愛與陪伴。
同理,建立愛情里的深度溝通也是一樣的道理,只不過愛情里已經(jīng)具備了好感和喜歡,所以深度溝通不過是靈魂之間的默契與感應(yīng),保持心與心之間的流動,時刻的分享與真誠。
文檔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