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蛇在中國的文化含義,蛇在古代中國喻意著神靈、龍、富貴滿堂,是一種很好意頭的代表。此外,相關(guān)蛇的有關(guān)傳說故事也是有各種各樣,我們可以從這當(dāng)中看得出古代人針對蛇是很欽佩的。下面來看看蛇在中國的文化含義。
一、蛇在古代是一種受到膜拜的圣物
由于蛇的特性聰明,軀體游動,很難捕捉,顯現(xiàn)出一種難以琢磨的靈性,蛇是很有誘惑力的動物。故在遠古時期人們就拿它當(dāng)了族屬圖騰,進而演繹成了自己的祖先。
傳說中的漢族祖先,就有不少以蛇的化身為祖統(tǒng)。據(jù)《列子》載:“皰犧氏、女媧氏、神龍氏、夏后氏,蛇身人面,牛首虎鼻”。新石器時代、商代到春秋戰(zhàn)國,許多地區(qū)都曾出土過許多關(guān)于蛇的器物,反映出蛇文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。
隨著人類的進化發(fā)展,思維的發(fā)達以及冥冥有靈意識的產(chǎn)生,蛇,逐漸被推到了靈物的地位,在人們最初的崇拜意識中,蛇圖騰產(chǎn)生,蛇崇拜開始。
二、龍就是蛇的圖騰化產(chǎn)物
據(jù)傳在原始社會的部落就有飛龍氏、潛龍氏、居龍氏、降龍氏、土龍氏、水龍氏、赤龍氏、青龍氏、白龍氏、黑龍氏、黃龍氏等氏族,看來,這些個龍氏,雖然都叫“龍”,但真正的龍并不存在,他們都是“小龍”即蛇的委化。很明顯,后來的龍,就是由蛇演化出來的,雖然加了須、角、四肢,但其長而有鱗的本體依舊。
這一點,在許多出土歷史文物中都得到了印證。龍能變幻無窮,蛇亦靈異有神,與人類的文化發(fā)展有著深厚的淵源。至于后來的堯為赤龍之子,漢劉邦斬蛇起義,后秦姚萇為蛇后等典故,無不與蛇有關(guān)。
蛇乃華夏圖騰,古人崇其頑強,懼其兇惡,羨其繁衍,久而久之,便心生敬畏,崇拜有加。據(jù)諸多古典文獻記載,輔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證,伏羲與女媧的本始形象,乃人首蛇身。事實上,蛇是形成于海岱區(qū)域的東夷部族之圖騰,其所具有的頑強生命力與旺盛生殖力,是永恒生命的象征。
伏羲、女媧神話便是崇蛇意識的濃縮與升華。這種蛇崇拜復(fù)經(jīng)多次磨合與融匯,最終形成了中華圖騰——龍。所以蛇是龍的主要原形,足以表明蛇在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。
三、蛇對我國文化的演變和升華有輔助作用
蛇的形象在繪畫、磚石及青銅等工藝美術(shù)品中的`形象,體現(xiàn)著人蛇之間的親密關(guān)系、人對蛇的認識與情感及其對文化的影響。在人類早期巖畫中,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,西漢帛畫已中有蛇神已蛇之尊容。
在文學(xué)領(lǐng)域中亦不乏蛇的影子。以蛇為題材的文學(xué)作品出現(xiàn)甚早,不可勝計。如《詩經(jīng)小雅斯干》中“維虺維蛇,女子之祥”之句《搜神記》還載有隨侯救蛇,蛇報以明珠的神話。成語中之“牛鬼蛇神”、“虎頭蛇尾”、“打草驚蛇”、“杯弓蛇影”、“筆走龍蛇”等成語繁多,可謂玲瑯滿目,言淺意深。
四、蛇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有著許多特有的意象
1、蛇被列入了十二生肖之一,居代表十二地支用以記人出生年的十二種動物之列,與龍相伴,叫“辰龍巳蛇”,昵稱之為“小龍”,蛇年叫“小龍年”,在這種民俗事象中,無疑蛇的反面因素是被排除或者說是被有意地忽略了,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蛇文化。
2、佛教寺廟門口”的四大金剛的塑像。他們手中分別拿著劍、琴、傘、蛇,這在中國民間信仰中,表示著風(fēng)調(diào)雨順,其中 “蛇”對應(yīng)的 恰 為“順”,可見在中國的宗教信仰中,蛇也是一種象征,不過它不像西方宗教中那樣象征著邪惡和誘惑,而是象征威嚴(yán)與美好祝愿。
蛇在民俗中也象征著吉兆?!对娊?jīng)·斯干》云:“維虺維蛇,女子之祥?!泵耖g還有“夢蛇入懷生貴子”之類說法,意思是說,夢見蛇是生子之吉兆。
3、蛇文化在民間有著空前的民俗市場,青龍、白虎、朱雀和玄武是人們普遍信奉的4個方位神,其中玄武的形象是“龜與蛇交”。以玄武為題材的藝術(shù)品多為一條細長的蛇纏繞著一只行進中的龜,龜扭頭回顧,與蛇首相對,兩者似在私語,使玄武形象顯得富有靈氣和情感。這里蛇與其它幾種動物一起被視為神物,去代表宇宙四方,對國家興旺繁榮及領(lǐng)土完整有深刻影響。
4、蛇作為美好理想的化身,在《白蛇傳》的故事中,白素貞與許仙的愛情癡纏了千年。由于這一形象折射了封建社會中國婦女的命運,其追求表達了人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,因而這里的白蛇不再是危害人類的化身,而是一個令人感動、值得同情的正面形象。
在中國民間傳說中,人蛇互變的故事還有很多,除了蛇 (龍)女外,還有眾多的蛇郎形象,他們一般都是正直善良和英俊漂亮的化身,都是理想化了的正面形象。
蛇在中國代表什么
神明
在上古時候,中國人非常重視蛇這種動物,甚至將其奉為神明,在編制神像的時候都會設(shè)置成人身蛇尾,比如女媧、伏羲等等。所以很多老人們認為家里進了蛇是一件好事,甚至還有人專門養(yǎng)蛇當(dāng)做寵物。
龍
龍是世界上不存在的動物,但是它的形象是與蛇十分接近的,這都是因為龍本身就是蛇衍生過來的`。古時候人們崇拜蛇,在蛇形象的基礎(chǔ)上完善了龍,久而久之蛇也就成了龍的代表,很多人都會將蛇當(dāng)做龍來稱呼。
富貴吉祥
蛇在古代風(fēng)水中被奉為富貴吉祥的動物,俗話說蛇不入無福之地,當(dāng)我們在建造陽宅或陰宅的時候,看到地上有蛇在,則說明此處的風(fēng)水十分好,很適合建造宅院,未來能夠大富大貴、吉祥如意。
蛇在西方意味著什么
在西方神話傳說中,蛇并不是一種吉利的動物,恰恰相反它象征著狡猾和邪惡。在《圣經(jīng)》中,狡猾和邪惡的代表,蛇,誘騙亞當(dāng)和夏娃吞食禁果,最終使得二人遭到了上帝的懲罰。
所以西方人不大喜歡蛇這種動物,很少有人看到蛇之后會感到高興,因為他們覺得這是邪惡的,代表著今天可能會遇到不幸的事情,自己會在財運等方面倒霉。
蛇,給人的印象就是毫無感情的,冰冷的身軀,讓人頭皮發(fā)麻的軀體等等一些不是很好的方面。其實,蛇在中國,有著獨特的文化,在人們的心中,也是有著特殊的意義的。
在我們的十二生肖中就有蛇,而且排在了第六位,有著重要的地位。我們的中華始祖女媧和伏羲,都是一半人身一半蛇身,可見,蛇在遠古時代一種重要的圖騰與象征,代表著生殖與繁衍。我國傳說中的神獸玄武,它就是由烏龜和蛇兩者結(jié)合而成。而在《山海經(jīng)》里,更有著關(guān)于騰蛇的記載,它是中會飛的蛇,是被當(dāng)做神獸對待。
在軍事上,有著非常有名的“一字長蛇陣”傳于后世,收尾相顧,無前無后,能攻能守,前后各能照應(yīng),非常精妙,在后來的小說演義及真實歷史中都有出現(xiàn),甚至傳到國外。在道教里,許多文獻都有關(guān)于蛇的記載,許多法術(shù)是召喚蛇靈,或以蛇的器官為法器、咒語。
至于蛇的傳說,屬于我們民族的就是《白蛇傳》了。它是一個感人故事,在宋朝時的杭州,有一個蛇妖,叫白素貞,她修行千年,法力高深,化為人形,帶著侍女小青行走人間,于西湖斷橋上,因避雨邂逅了翩翩公子的許仙,從此念念不忘,竟生出情愫,于是想盡方法與其結(jié)為夫婦。
不想被法海發(fā)現(xiàn),騙許仙令其妻子喝下雄黃酒,使其驚嚇致死,為此她親自去采靈芝救丈夫,消耗其修行,后來法海將許仙帶回金山寺,她親自去接人而被拒,一怒之下水淹寺廟,因而遭到鎮(zhèn)壓,最終困在雷峰塔下??梢哉f這是一個既浪漫有悲傷的`愛情故事,而蛇在這個故事里沒有危害眾生,而是人化的追求自己的愛情與幸福,意義頗大,影響也極為廣泛久遠。
而“二月二,龍?zhí)ь^”也與蛇有一定的關(guān)系。這個期間,春雷滾滾,萬物復(fù)蘇,蛇也破土而出,結(jié)束了冬眠,蛇乃小龍,其抬頭也代表了龍?zhí)ь^。我們的其他文化里,蛇的部分也是比較多。
如醫(yī)學(xué)方面,蛇是五毒之一,它本身是一種重要的藥材,無論是它的皮,還是骨,都有藥用價值。在文學(xué)方面,則就更多,成語有杯弓蛇影、巴蛇吞象等等,在文章詩詞里也多有描述,《詩經(jīng)》也記載了蛇??梢哉f,蛇在我國意義眾多,是文化中比較獨特的一部分。
文檔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