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頭條問答看到這樣一個問題:
在回答里看到一個特級教師的回答:不要管!
初一看這回答,挺生氣的:還特級教師呢?問的人都覺得過意不去,當(dāng)老師怎么沒半點覺悟?!現(xiàn)在的老師都怎么了?!
可是,看完了他回答的全部內(nèi)容之后,憤怒不再,更多的是理解和感嘆,其中有一段話讓我頗為感慨,也讓我深思:
一個混蛋學(xué)生后面必定有一個混蛋家庭;一種不良社會風(fēng)氣后面必然有不良的社會輿論作后盾;一種消極教學(xué)思想的后面,必然是有前車之鑒的。
是什么讓老師教而不管,是什么讓老師不敢管、不能管?又是為什么同樣的社會、同樣的學(xué)校教育會造出不一樣的人,并且差別如此之大?
我想答案是——家庭教育。
正如這位特級教師所說:一個混蛋學(xué)生后面必定有一個混蛋家庭。
孩子的命運掌握在家長手上,無論父母事業(yè)上多么成功,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,然而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卻是:為人父母終生責(zé)任制卻不需要經(jīng)過任何考核。
毋庸置疑,每一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,父母之愛五高低貴賤之別,但父母如何愛孩子,卻有質(zhì)量高下之分。正如《家庭教育:孩子的幸?!芬粫兄v到:好父母決定孩子的一生。
什么是好父母?
借用《家庭教育:孩子的幸?!芬粫髡叻窒淼慕?jīng)驗:
1、舍得花時間和孩子游戲、閑談、共度歡樂時光,讓孩子經(jīng)常享受到活生生的親情;2、盡力抵制應(yīng)試教育體制的危害,保護孩子天性和智力的健康成長;3、注意培養(yǎng)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獨立精神,不是給孩子準(zhǔn)備好一個現(xiàn)成的未來,而是使孩子既能自己去爭取幸福,又能承受人生必有的苦難。
一、全情陪伴的特殊時光
這里所說“舍得花時間陪孩子”指的是“和孩子游戲、閑談、共度歡樂時光”。
花時間陪孩子對于很多父母而言已經(jīng)很難了,否則怎么會有那么多缺席的父親?而陪孩子游戲、閑談就更難了,焦慮的老母親們每天都在想著如何給孩子安排興趣班、培訓(xùn)班,如何讓孩子多看一分鐘書,多寫一分鐘作業(yè),如何讓孩子考試多考一分,游戲?閑談?不存在的!
可是,游戲、閑談的歡樂對孩子而言又是多么的重要!個體心理學(xué)之父阿德勒說:“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?!痹囅?,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沒有獲得過足夠的陪伴和歡樂,那么在成年后他就會極力尋找去彌補這種感覺。此時,你或許可以理解那些長大后啃老、墮落,極力尋樂而不思進取的人從何而來。
陪伴孩子要有時間,同樣也要有方法。在這里,和大家分享正面管教里關(guān)于陪伴孩子的一個方法:特殊時光。
特殊時光——在特定的時間,全身心全然投入陪伴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。這個時間是固定的,每周六晚上的八點到九點,或者其他時間,并且這個時間不和任何獎懲、錯誤行為掛鉤,你在特殊時光陪伴他,僅僅是因為他是你的孩子。
同時,要注意的是,低齡段的孩子需要的特殊時光更多,或許是每周三次。此外,特殊時光還是每個孩子單獨的專屬的,如果你有兩個孩子,請分開安排。全然的陪伴會讓孩子在這個時間段里感受到高濃度的高質(zhì)量的愛。
二、“歹徒”來了,我們把孩子護在身后
不可否認,應(yīng)試教育體制給孩子確實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,在此,我無意與討論應(yīng)試教育體制的危害,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,而我們也應(yīng)該看到,近年來,學(xué)校教育發(fā)生了很多變化,正越來越好。我們應(yīng)該思考的是,當(dāng)孩子面對這些危害的時候,我們做了什么?
精神分析大師曾奇峰在他的書上分享過一個案例,在一個個案咨詢中,他問孩子的父母:如果歹徒來了家里,拿著刀威脅你的孩子,你會沖上去保護你的孩子嗎?
我相信,所有的父母都會不約而同地堅定地選擇保護孩子,并且會向問這個問題的人表示驚訝和質(zhì)疑。
可是,當(dāng)孩子面臨考試壓力、老師批評、同學(xué)嘲笑、自我否定,甚至校園欺凌這些“歹徒”的時候,作為父母的我們,卻常常把孩子推到最前面,讓他們獨自面對前面的風(fēng)吹浪打,更有可能,我們還在后面橫加指責(zé),切斷孩子的后路,讓他更孤獨更絕望。
4月17日晚10時左右,上海盧浦大橋一名17歲高二學(xué)生從橋上跳了下去。根據(jù)媒體報道:這個學(xué)生是在學(xué)校和同學(xué)發(fā)生矛盾遭批評后。在和母親回家途徑盧浦大橋時,被母親責(zé)罵后這個孩子打開車門就跳了下去。
如果,如果有如果的話,這個17歲的大男孩在前有“歹徒”的時候,后面迎接他的不是母親的責(zé)罵,而是溫暖的懷抱、強大的港灣,結(jié)果會不會有所不同呢?
三、孩子終將成為TA自己
“你的兒女,其實不是你的兒女。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。他們借助你來到這個世界,卻非因你而來,他們在你身旁,卻并不屬于你?!薄o(jì)伯倫
有人覺得,為孩子安排好一切,讓孩子照著規(guī)劃好的人生走下去是為孩子負責(zé)任、為孩子好。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怎么可能沒有自己的想法呢?
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,只有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為了分離??傆幸惶?,作為父母的我們會早于孩子離開這個世界,離開孩子,如果我們不教他獨立面對世界,那時,他們又將如何呢?
這個暑假,我和孩子一起看了三場電影:《千與千尋》、《獅子王》和《哪吒:魔童降世》??催@三部電影孩子都哭了。
《千與千尋》是在千尋幫助白龍得到錢婆婆的原諒,自己也得到了錢婆婆贈送的頭繩護身符之后,和伙伴們一起啟程回神廟的時候。
《獅子王》是在辛巴帶著娜娜和其他伙伴再次回到自己的國家,看到原本平靜繁華的國土滿目瘡痍的時候。
《哪吒》是在哪吒用混天綾把父母綁起來,撕掉換命符,拜謝父母,決定獨自面對天雷的時候。
問孩子為什么會在這個時候哭,他說,看到那里的時候,心里有一種感覺,叫感動。
你或許已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電影中的這些時刻都是主角離開父母/家庭,真正長大獨自面對世界的時候,是孩子真正成長為獨立個體的時候。
一個7歲的孩子都能體會這樣的感動,是否也更讓我們認識到孩子對于成為自己的渴望呢?
為人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成就感也最有挫敗感的事情,做好父母是最難也最簡單的事情。愛——有愛,懂愛,會愛。
做好家長這個職業(yè),讓我們一起努力,讓“混蛋家庭”能少一個是一個。
文檔為doc格式